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,我们从高考的轴度,读懂一个民族依靠教育开辟未来的信念,见证一个国家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
又是一年高考时。将时针倒拨40年,1977年的中国,中断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,570万考生从农村、工厂、部队走进考场,推开希望之门。恢复高考连同一系列改革措施,让中国社会迎来了科学和知识大放光彩的春天。
对于恢复高考深远意义的探究,40年来始终未曾停止。人们纪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,为中国回归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正轨而庆幸,为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,为重新确立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理念而长舒一口气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在经历曲折之后,再次按下了快进键。
改革是一场接续不断的深刻革命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开始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,如今迎来落地的关键时刻。着眼科学选才、培养人才,守护教育公平的底线;改变“一考定终身”“唯分数论”,素质教育润泽学生全面成长;聚焦考生和家长的感受,提升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……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,我们从高考的轴度,读懂一个民族依靠教育开辟未来的信念,见证一个国家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。
在过去40年里,我国有1.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,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.7年提高到11.9年,人均GDP则从186美元增长到8866美元。如果把镜头拉得更近些,我们还会发现,40年前有考生在试卷中把四大发明答成“长矛、大刀、火箭、原子弹”;而到今天,当北京大学的保安们都旁听课程、考上大学,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目共睹。高考的完善、教育的改革,同经济社会进步之间的紧密关联,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否定。
我们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,更多的不是为了回忆昨天,而是为了面向明天。40年前,邓小平同志果断拍板,就在当年而不是等到下一年再恢复高考,因为“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,必须有知识,有人才”;如今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,研究审议深化高考内容改革,因为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”。决策的起点和重点虽然不同,但认识与思路一脉相承。教育是国之计,也是民之生,影响当下,更关乎未来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,当此知识经济时代,“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,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”。
40年来,高考制度从恢复、巩固到完善、变革,几乎从未停止调整的脚步。从报考资格的调整到报考年龄的放宽,从自主招生开始试点到异地高考渐次推开,正是得益于改革,高考作为较为公平的量能取才渠道,托举起无数渴望改变的梦想。深化改革,形成分类考试、综合评价、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;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,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;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,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改革……今天中国所经历的,是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、涉及链条最长、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考试制度改革。踢好改革的“临门一脚”,我们才能呵护好万千家庭的切身利益,稳立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人才倚柱。
应该承认,在某种程度上,高考被寄予了过高过重的期待。我们很难说,高考的一次改革,就能够彻底革除所谓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,毕竟它本身也是一场考试。我们也很难说,高考方式进行了某种变革,教育观念就会马上变得更加现代,教育质量就会随之立竿见影地提高,人力资源就会迅速得到合理配置。前者与后者,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。在人才甄别、选拔和培养的问题上,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,它注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。今天的中国,正处身技术革命、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交织之中。高考的完善、教育的改革,其分量不言而喻。将分量重的东西托举起来是不容易的,而一旦真的托举起来,这个社会就可能向前迈出大大的一步。
今天起,940万学子在考场上挥洒才智,绘就自己的梦想答卷。不论是个人的奋斗,还是社会的进步,一次考试不是全部。“考上大学固然可喜,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”,只要肯学习、能吃苦,各行各业都能成才,人生出彩之路总会越走越宽。